您现在的位置 - 天道人心网 > 佛教诸元 >
什么是公
文章来源:天涯警世论坛直道白
什么是公?
答:我写的每个字,他们都是公............
何以故?因为无论是谁写任何字,字不会向任何人伸手要钱!!!
什么是母?
答:我写的每个字,他们都是母............
何以故?因为无论是谁写的字,字他们都在公母中让人生解........
文化有文化道,当文字是道时,字道生一,生二,生三,生万字;当[[我]]字是公时,这个[[我]]公,能让所有认识[[我]]的人成为母,如是有人生出"我饿了"丶我困了丶我睡了丶我看了丶我想了等..........等;由此可见,公是虚的,母是实的,故字道生一者,名虚,名实;字道生二者,虚实相存;故站在虚中的人,我字为公;站在实中的人,我字为母;我公我母者,即我虚不生丶我实生;若虚公为圣,则实母为摩;我圣淫我摩者,生明丶生心丶生见丶生性.......若虚公为猪,则实母为猪婆;我猪公淫我猪婆者,生蠢丶生愚丶生痴丶生笨.......
看现在的文化人,有几个人知道文化道?又有几个人能行文化道?那些写书的作者,有谁认识他父母留给他的姓名?
金刚经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
尔时须菩提。闻说是经。深解义趣。涕泪悲泣。而白佛言。希有世尊。佛说如是甚深经典。我从昔来所得慧眼。未曾得闻如是之经。世尊。若复有人得闻是经。信心清净。则生实相。当知是人。成就第一希有功德。世尊。是实相者。即是非相。是故如来说名实相。世尊。我今得闻如是经典。信解受持。不足为难。若当来世。后五百岁。其有众生。得闻是经。信解受持。是人则为第一希有。
何以故。此人无我相。无人相。无众生相。无寿者相。所以者何。我相即是非相。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。何以故。离一切诸相。则名诸佛。佛告须菩提。如是如是。若复有人。得闻是经。不惊不怖不畏。当知是人甚为希有。何以故。须菩提。如来说第一波罗蜜。即非第一波罗蜜。是名第一波罗蜜。须菩提。忍辱波罗蜜。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。何以故。须菩提!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。我于尔时。无我相。无人相。无众生相。无寿者相。何以故。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。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。应生嗔恨。须菩提。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。于尔所世。无我相。无人相。无众生相。无寿者相。是故须菩提。菩萨应离一切相。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不应住色生心。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。应生无所住心。若心有住则为非住,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。须菩提。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。应如是布施。如来说一切诸相。即是非相。又说一切众生。即非众生。须菩提。如来是真语者。实语者。如语者。不诳语者。不异语者。须菩提。如来所得法。此法无实无虚。须菩提。若菩萨心。住于法而行布施。如人入暗,则无所见。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。如人有目。日光明照。见种种色。须菩提。当来之世。若有善男子。善女人。能于此经受持读诵。则为如来。以佛智慧。悉知是人。悉见是人。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能行文化道的人初读金刚经,没一个不被吓得屁滚尿流;为什么现在解读金刚经的人,都成了"不惊不怖不畏和甚为希有的人"呢?原因只有一点,猪婆生解,不是愚蠢就是白痴.......
富僧行文化道识字之前,干过七年捉鬼的勾当,恶道丶地狱里的那些个鬼王魔王,有谁没领教过富僧的本事?就是西藏喇嘛教在恶道里的所谓金刚罗汉坛城,富僧一泡童子尿就能将它们悉数冲毁.........
当富僧从恶道丶地狱里出来时,阿弥陀佛从莲台上下来迎接富僧,示意富僧上去;富僧对阿弥陀佛颜:谁希罕你的莲台,谁就上去,富僧还有事,失陪了............
在法界,有无数被救者跪在富僧面前以示恭敬,反倒被富僧骂得狗血淋头;富僧骂他们生得贱,放着生身父母不去跪拜恭敬,却去跪拜歪门邪道,他们不整你,整谁?
有人说富僧说话很难听;富僧在这里告诉你,如果你听不顺耳,快去自己的耳朵里找原因,否则,别说富僧没提醒过你......
真理,其本身都是美好的东西,为啥会出现丑恶呢?其实,道是直的,曲折是人在行道途中歇脚时引起的;比喻有人听富僧说法,其说法本身就是虚的,也就是说,行说道的人是公,听说道的人是母,当公在你耳朵里行走歇脚时,你不要生非份之想,何以故?因为凡夫听闻的见解,与摩听闻的见解,是有很大差别的,所以,凡夫往往在施食时出现问题;比喻一男子在旅行途中口渴了,作为女子的听闻者,是开茶馆应对丶还是开酒馆应对?如果听闻者开茶馆应对,男子喝完茶渴就解了,就会继续前行;如果听闻者开酒馆应对,男子喝完酒会怎样呢?谁能保证男子不会在酒后胡作非为?因为男子是渴了,不是饿了..........所以,你的难听就是这么产生的;
男子喝了听闻者的茶,男子的渴被解在了听闻者的茶馆里;当听闻者的欲望与渴相淫时,听闻者会生出渴望的真理,如是供养渴望者,渴望就会长大成人,于是听闻者渴望什么,听闻者就会得到什么;否则,欲望就是听闻者未受精的卵子,当欲望受了酒后男子乱性中的失性和醉性精时,听闻者会生出失望和狐疑不信..........
说实在话,悉达多成佛后的行为,是在世间现象中,开示人生的真相,谁看懂了?